福州泓澄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塑料檢查井 污水處理設備 雨水收集回用系統
“2019(第十七屆)水業戰略論壇”日前舉行,與會業內人士表示,當前我國水環境問題依然突出,資金和政策一再加碼,水污染治理再迎關鍵年。而在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助力下,水務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將獲得更大機會。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也將倒逼更多企業提高自身能力,邁入高質量建設運營期。
我國水環境容量已嚴重超載
在日前舉辦的“2019(第十七屆)水業戰略論壇”上,業內人士表示,我國水環境問題依然突出,水污染嚴重、水資源短缺,污水排放標準與水環境質量標準嚴重脫節。水環境治理仍然面臨巨大挑戰。
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日成直言,我國排污量很大,水環境容量已嚴重超載,數據顯示,全國COD超載率為210%、氨氮超載率為330%。我國水資源開發已經突破紅線。全國400多座城市缺水,遠距離調水成為常態。
近年來,隨著《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、《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、管道及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》等一系列水環境治理政策的出臺,為水環境的治理和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撐。
但不可否認的是,水環境行業市場發展仍面臨巨大壓力。知合環境高級副總裁、水環境技術研究院院長喬瑞平指出,政府層面,面臨著政策、財政以及績效壓力;企業層面,面臨成本、競爭以及技術壓力;技術和產品層面,面臨可靠技術和產品稀缺、品質不一以及魚龍混雜的壓力。“水環境治理面臨的難題也尤為突出,例如重廠建輕管網、排水體制混亂、控源截污不徹底、生態修復表面化、商業模式模糊以及技術路線的短缺。”
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,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王凱軍認為,我國正處在城市水環境管理重大戰略轉折期,水務行業正發生變化。北方缺水性城市排放標準和地表水質量之間的鴻溝,使得水環境治理從追求工程結果向關注環境效果轉變;主控污染物的重點主控污染物類型由有機污染控制為主向以氮、磷營養元素的控制轉變;水污染控制主戰場由點源控制向流域綜合整治方面轉變。這些變化可為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提供機會。
E20環境平臺董事長、首席合伙人傅濤說,“水十條”所覆蓋的領域,只有不到30%可直接計入產業供給的范圍,未來很大一部分需求還在陸續釋放。2019年在水務領域中央轉移支付達300億,增加了45%的投入。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增值稅減稅配套措施,決定延續部分已到期稅收優惠政策,并對扶貧捐贈和污染防治第三方企業給予稅收優惠。一系列的政策措施,也表明了中央的決心。
嶺南水務總裁李恒山認為,未來水務市場潛力巨大。保守估計,未來3-5年水務市場中,水利工程、城鄉水務以及水生態水環境在內的主要子行業的投資空間合計將超5萬億元。
國家區域戰略開啟水治理巨大機遇
值得一提的是,業內普遍認為,當前京津冀、長三角、珠三角、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要區域戰略正開啟水治理的巨大機遇。
2018年5月,在國家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,中國節能環保集團被明確為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的主體平臺企業。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長江保護事業部主任趙友民表示,當前還存在制約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的一些瓶頸,比如,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處于“小、散、亂”的舊局面,傳統的多頭治理模式往往造成系統間耦合度低、重復建設和資源損耗等,構建政府主導、企業主體、社會參與的共抓大保護體系尤為必要。
趙友民認為,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形勢嚴峻,迫切需要高效快速地解決污染防治低效問題,研究出“環境治理+綠色發展”的污染治理創新模式;長江經濟帶要實現生態綠色低碳轉型,需要凝聚各方優勢的科技創新資源,打通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壁壘,全方位、立體式治理長江經濟帶污染排放。
不能為空
不能為空